鹽霧腐蝕簡介
鹽霧腐蝕是一種常見和最有破壞性的大氣腐蝕,主要腐蝕成分是海洋中氯化鈉,它主要來源于海洋和內(nèi)地鹽堿地區(qū)。鹽霧對金屬材料表面的腐蝕是由于氯離子穿透金屬表面的氧化層和防護層與內(nèi)部金屬發(fā)生的電化學反應引起的。同時由于氯離子含有移動的水和能,易吸附在金屬表面的孔隙、縫隙而去取代氧化層中的氧,把不溶解性的氧化物變成可溶性的氯化物,對產(chǎn)品造成破壞。
鹽霧對金屬材料表面的腐蝕是由于含有的氯離子穿透金屬表面的氧化層和保護層與內(nèi)部金屬發(fā)生電化學反應引起的。另外氯離子含有一定的水合能,易被吸附在金屬表面的孔隙、裂縫中排擠并取代氧化層中的氧,把不溶性的氧化物變成可溶性的氯化物,使鈍化態(tài)表面變成活潑表面,最終使得金屬發(fā)生腐蝕而破壞。
鹽霧產(chǎn)生的失效有三種,分布為腐蝕、電效應和物理影響。腐蝕主要原因是是水中的鹽電離形成酸堿容易和電化學反應;而電效應主要原因是鹽的沉積造成電子設備損壞、產(chǎn)生導電層和絕緣材料與金屬的腐蝕;物理效應則因為機械部件的運動部件干涉或者卡死和電解左右導致的表面起泡與脫落。
鹽霧試驗簡介
鹽霧試驗箱是一種利用模擬鹽霧環(huán)境下考核金屬材料及其保護層或工業(yè)品耐腐蝕性能的設備,主要是為試驗者模擬一個加速腐蝕所需的理想試驗環(huán)境。鹽霧試驗又包括中性鹽霧試驗、醋酸鹽霧試驗、銅鹽加速醋酸鹽霧試驗,不同的鹽霧腐蝕能力不同,其中中性鹽霧的腐蝕能力最弱,銅鹽加速醋酸鹽霧試驗腐蝕能力最強。對于金屬的腐蝕是通過金屬的氧化來達成的,由于空氣中含氧量在20.93%,所以以上三種不同鹽霧試驗的腐蝕速度隨著鹽霧濃度的增加而增加,當達到一定程度后,由于氧氣不能滿足相應化學反應的需求而使得繼續(xù)增加鹽霧濃度無法提高腐蝕速度,這也使得現(xiàn)有的鹽霧試驗的效率無法繼續(xù)提高。另外,在不同海拔地區(qū)的氧氣含量不同,也使得不同地區(qū)的鹽霧試驗結果出現(xiàn)差異。
鹽霧試驗標準
中性鹽霧:
ASTM B117
ISO7253-1996(涂料)
BS3900-F12-1997(涂料)
BS 7479:1991
EC60068-2-11:1981
GB/T10125-1997(涂料)
GB2423.17-2008
DIN50021-1988
酸性鹽霧測試標準:
ASTM B368-09
ISO 9227-2006
DIN50021-1988
BS 7479:1991
銅離子加速鹽霧測試標準
ASTM B368-09
ISO 9227-2006
DIN50021-1988
BS 7479:1991
循環(huán)鹽霧測試標準
IEC60068-2-52
上一篇:特種涂料檢測項目及要求
下一篇:電池質量檢測報告標準GB/T18287